首页 > 县区人大 > 正文

江华人大:深耕建议办理“全链条” 共绘民生改善“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7-08 17:12:34 作者:黄榆娣 张艳云 编辑:张斌 阅读更多

(通讯员 黄榆娣 张艳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主线,全力落实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创新打造“调研筑基、机制赋能、闭环落实”工作模式,推动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解决,书写了民生改善的暖心答卷。

深度调研夯基础 精准建言提质效

县人大常委会将调研作为代表履职的“必修课”,秉持省人大“无调研不建议”准则,引导代表走出“案头”,走进“田间”。每年通过深入调研形成的建议占比达85%,让每一份建议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核心领域,精准锚定选题方向。组织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接待选民,开展“走村入户听民生”行动,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同时,通过专题培训、深度调研、主任会议成员分组指导、会议期间建议审查小组严格把关等方式,为代表建言献策精准“导航”。近年来,“人居环境整治”“向南向海向外发展先行区建设”“‘两河三岸’开发”等关乎民生与发展的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70周年县庆筹备”“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等群众关切议题,被列为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重点调研课题。一系列的操作,形成“群众点单、代表领题、人大把关”的闭环选题机制。

图片2.png

县委书记段贵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伍继承现场督办代表建议,听取人大代表对办理工作意见

“请政府一定要帮我们解决用气的问题”,2024年5月,10余名林区群众到水口镇反映瓶装液化气配送问题。水口镇代表小组第一时间响应,16名市、县人大代表针对林区乡镇瓶装液化气配送难题自主开展调研,用时3天,走访了水口、小圩、码市等乡镇,走村串户,听取意见,形成了可行性的调研报告和代表建议交县人民政府办理。短短一个月时间,相关部门办理、专委督办,群众用气难题得到高效解决。

2024年以来,为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县人大常委会健全代表联系制度,出台领导干部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方案,定期面对面听取意见。提质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网上收集群众意见“直通车”,让代表履职更高效、更便捷。鼓励各级人大代表以小组形式自主领题调研,以此增添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存在感”。据统计,2024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近100次,形成70余件高质量代表建议,为民生改善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联动督办强力度 破解难题见实效

江华县以提升建议办理实际解决率为核心目标,构建“四位一体”督办体系,形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县委常委及县政府副县长二次督办、县人大专委会对口督办、代表工委统筹协调的联动机制,实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从“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从注重办复率到提升实际解决率、从代表被满意到“真满意”等三个重要转变。

高位推动,在强化示范带动上下功夫。2022年6月,县委出台领导领衔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方案,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督办。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对部分重点建议进行“再督办”,深入一线破解办理堵点。2024年,县委书记带队实地督办5件“为民办实事”建议,推动建议办理既有温度又有实效;县长领衔督办“断头路”建设工作,打通“肠梗阻”。2024年,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12件代表建议全部以A类件办结,县委、县政府领导“再督办”的55件建议中,32件实现从“计划解决”到“彻底落实”的跨越。在示范带动下,近三年来,代表建议实际解决率均超60%,让更多代表的“金点子”成为促进发展的“金钥匙”。

靶向施策,在提高办结效果上下功夫。自202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设立300万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靶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三年来完成人畜饮水安全、农村产业道路等40余件小微民生工程,为小微民生工程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拨付流程,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切实将代表智慧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回访测评,在聚焦代表满意上下功夫。江华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对代表建议的办理,已形成“回访+测评+再办理”闭环机制,在建议办结后第一时间开展回访,确保沟通渠道畅通,精准把握代表诉求。对办理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创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评价机制,由各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基层代表进行建议办理评议,真正让人民群众出卷、办理单位答卷、代表集体阅卷。对测评结果不满意的建议,即刻启动二次办理程序,持续跟踪督办直至问题彻底解决。通过这一机制,形成“办理—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三年来,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均在98%以上。

回看跟踪保长效 系统治理促提升

江华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建议办理中可能出现的“前热后冷”“反弹回潮”等问题,推动“一次办理”向“长期落实”延伸。

紧盯未结事项,强化跟踪问效。建立“回头看”长效机制,对已解决的A类建议巩固成果,对B类建议持续跟踪,对跨年度办理事项“一抓到底”。例如,县人大环资委连续两年三次督办“沱江镇第二小学人行过街天桥”建议,通过协助勘查、流量监测、方案比选等举措,一一破解办理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详细“施工图纸”,历经三年推动建议圆满落地。

聚焦共性问题,实现系统治理。立足全局视角,推动政府在办理具体建议时举一反三,从“解决个案”迈向“根治一类问题”。2024年县人大针对“打通断头路”建议,协同代表深入调研、优化方案,并通过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二次督办,促使县政府统筹推进全县五条“断头路”的打通,以点带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激活城市交通“微循环”。

“做好代表建议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守正创新。”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江华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耕建议办理“全链条”,以更实举措、更优机制,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共绘民生改善“同心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