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掌握江永县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5月至7月,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爱光的带领下,深入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畜禽废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乡镇卫生院、乡镇污水处理厂、生猪养殖场、中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掌握工作进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24年度,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五,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全市第五、全省第十,3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土壤环境安全稳定。
(二)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
制定出台了《江永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江永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4年江永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清单》等文件,并将每一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环保工作格局。2024年完成省市“夏季攻势”任务36项,完成率100%。
(三)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桃川镇原非凡化工重点历史遗留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飞龙风电场、水美塘风电场植被修复较好。且成立了“绿盾2024”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小组,常态化巡查源口自然保护区、都庞岭自然保护区。
(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2024年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3件、省环保督察信访件7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2024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9个。涉及生态破坏、重金属污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方面,这些问题正在按时序要求推进;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9个,完成整改销号5个,其余14个按时序要求推进整改。
(二)存在问题
(一)生猪养殖污染突出。目前,我县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达370家,2024年以来新增65家。大部分粪污处理设施未达标或已达标的未正常使用,猪场违法排放粪污以及臭味问题频发,群众反映强烈,信访事件不断,全县涉环保问题信访件有六成以上和生猪养殖污染有关。未经处理的粪污排放,不仅污染土壤和水体,还导致周边空气质量恶化,苍蝇成群,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如,调研中发现源口瑶族乡黄金山村万彤猪场存在粪污水漏排、发酵床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千家峒瑶族乡潘家王政猪场发酵床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温氏潇浦一场趁下大雨集中抽排污水,臭气未经过收集净化直接排放,虫蝇消杀不到位等,全县大部分猪场均存在以上共性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能力不足。监管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执法与监测设备陈旧落后,难以满足精准监测需求。部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限,面对复杂的执法任务,如新型污染物监测、生态破坏行为认定等,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效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执法监管的主动性不足,有等待举报才上门处理的思想,对一些违法犯罪的猪场打击力度不足、宣传不足,没有起到打击一起,震慑一方的功效。
(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欠佳。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导致处理效率低下,出水水质不稳定,无法稳定达到排放标准。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资金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设备故障频发,日常维护与巡检工作缺失,造成污水处理中断或处理效果不佳,污水直排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仅作为一个摆设,没有运行。
(四)建筑垃圾管理混乱。县城内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于空地、道路周边。如潇浦镇环城路、永回路周边以及车头铺村环城路路段,建筑垃圾和泡沫垃圾堆积如山。这不仅占用公共空间,破坏市容市貌,还在雨水冲刷下导致泥沙入河,造成河道淤积;干燥天气时则扬尘四起,污染空气。
(五)环保资源化利用项目进展缓慢。江永县畜禽废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自2018年12月启动,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800万元,养殖户自筹2200多万元,但至今仍未完工。长期未完工使得大量畜禽废污未能有效处理,增加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风险,如产生恶臭气体、滋生蚊蝇、传播病菌等。
三、建议
(一)加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一是重新合理科学规划“三区”即,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禁止在禁养区新建、扩建养殖场,对原已建在禁养区的猪场,逐步依法取缔。二是对现有适养区已建猪场,督促其升级改造粪污处理设施、空气净化设施,推广干清粪工艺,减少污水产生量;建设沼气池、标准化堆肥场等,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监管。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对不正常使用粪污处理设施,违规排放废物、废气行为,依法责令猪场整改、罚款,甚至关停。四是严把猪场人口关。县政府要规范和加强猪场的审批及备案关,猪场的审批和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县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对生猪养殖的审批流程及责任分工、责任追究、生猪养殖的日常监管、污染监管,猪苗发放、责任追究等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及流程,严把入口关、日常监管关、退出关。
(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能力。通过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增强监管执法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先进的执法与监测设备,如购置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无人机巡查设备、挥发性有害气体监测仪等,提升监测精度与执法效率。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学习最新环保法律法规、执法程序与监测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确保执法公正、规范。对违法问题监管不力、处理不力的,失职渎职的建议纪委监委介入,依法追究相关审批责任人、监管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三)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对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查进水浓度低的原因,如管网漏损、生活污水排放异常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与整治。加大雨污分离,加大收集力度,优化处理工艺,根据水质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对于乡镇污水处理厂,明确运营管理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监管与维护,建立设备定期巡检与故障报修制度。定期对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其操作与管理能力,确保县城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厂稳定、高效运行。
(四)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尽快建立建筑垃圾消纳场,合理规划场地布局与功能分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强源头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制定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置。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对违规者依法予以处罚。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扶持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五)积极推广先进环保技术。一是,加快环保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解决江永县畜禽废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资金拨付等。二是,全面推广除臭技术,建议县政府安排督促对温氏种猪一场、二场,县城周边两公里以内的生猪养殖场一律安装除臭设施,且正常运行,并在全县逐步推广全覆盖,逐渐解决臭味扰民的问题。
江永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